“春来早,喜鹊叫,姑娘梳妆美又俏。” “晴日好,风也闹,谁家公子喜眉梢。” “郎有才,女有貌,可堪成双相配好。” “慕白首,儿孙孝,团圆平安齐到老呀,齐到老。” 英国公府门口,一帮小孩子又是笑又是闹的唱着贺喜谣。 国公府须发皆白的老管家,身穿新袍,腰扎红带,笑的见牙不见眼,活像庙里的弥勒佛。 老管家从袖子中掏出一把松子糖往小孩堆了撒过去,“唱的好,喜糖少不了。” 孩子们嘻嘻闹闹,你争我抢生怕得不着这沾满福气的松子糖。 只不过这群孩子中突兀的混着个粉衣少女,她眼疾手快将几个糖抢在手中,让周围没抢到的孩子看的一脸羡慕。 为首一个小胖子很是不忿,对着眼前这位身背大竹箱的粉衣姑娘怒道,“这是给小孩儿赏的喜糖,你这么大个人了还跟小孩儿抢东西,你羞不羞。” 少女对着小孩做了个羞脸的动作,“不羞不羞,就不羞,我想吃糖,我也是小孩儿。再说了我自己的喜糖,我怎么不能抢。” 还好国公府今日大喜,下人们也大方的很。 伴随着一声“新娘子上轿咯”,一大把喜糖与喜钱再度撒向凑热闹的人群。才让这小小的争执平复。 今日是英国公祝家二姑娘与景王爷喜结连理的好日子。 百鸟朝凤遍地刺金的大红喜服真是金贵又好看。队伍前头那位玉冠束发,面若桃李的景王殿下更是好看。 不过若是景王脸上不是现下这样眉头紧锁苦大仇深的模样,那就更好看了。 少女剥开糖纸将松子糖抛入口中,甜甜的滋味浸满口腔,“苦着个脸干嘛,你要是知道轿子里坐的是谁怕不是能乐开了花。” 鞭炮声鸣,鼓乐齐响。迎亲队伍沿着京都的朱雀大街一路往新建的景王府走去。 目送迎亲队伍消失在街口,粉衣少女口中哼着刚刚听来的歌谣,脚步轻快地去往城南渡口。 “船家,你这船往哪儿去啊?”少女对着客船的管事打个拱,笑得讨喜又可爱。 懂礼可爱的姑娘,船家自然笑脸相迎,“这船过鄢陵,到明州。姑娘要去哪...